今天(9月5日)盟配资,2025年长宁区“政府开放月”主题活动暨“最虹桥·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在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中发布了“最虹桥·科长讲政策”2.0版本和开店“一件事”线上服务平台,开展了“惠企政策面对面”沙发论坛,并颁发2025年长宁区“政府开放月”十佳活动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平,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周小燕,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浩等参加活动。
今年以来,长宁区持续打造“政策公开讲”品牌,聚焦营商环境、惠企服务、民生实事等领域政策,全面开展“最虹桥·科长讲政策”专题解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长宁区已分3批次策划发布了11个“最虹桥·科长讲政策”系列视频,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刘平在活动中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长宁区优化政策全流程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创新公开方式,增强公开服务能级;加快公开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公开质效。下一步,长宁区将进一步增强政策文件的可及性和可读性,提升政民互动的融合度和丰富度,持续打响“政府开放月”品牌,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效,努力推动长宁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长宁区在全市首发了“最虹桥·科长讲政策”2.0版本,实现从“有”到“优”的全面升级。2.0版本包含“三新”特点:一是惠企模式新,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原有视频解读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政策直达专属路径,企业扫描二维码即可直达服务入口或申报页面,成功实现从“知道政策”“了解政策”到“享受政策”的跨越,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解读主体新,激活“最后一环节”。首次将视角延伸至街镇,邀请街镇科长担任主讲人,旨在通过最一线的街镇营商服务干部精准解读与企业贴得最近、关联最高的政策服务,打通从区级部门到基层单位的全链条解读,使政策红利更精准直达、惠企服务更能被企业感知。三是服务视野新,对标国际精品城区。紧扣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的战略定位,率先在全市打造中英文双语政策解读视频,由科长用中英文双语对惠企政策进行解读,营造更具国际吸引力和包容性的营商环境。
现场举行了开店“一件事”线上服务平台发布仪式。今年,在政务服务领域盟配资,长宁区秉持“整体政府”理念,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开店“一件事”专项改革,统一开店标准、规范开店流程。
自今年3月份启动开店“一件事”改革工作以来,长宁第一时间成立由分管区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全区23个部门、街镇通力协作、一体发力,聚焦流程优化与效能提升,将开店涉及的选址、主体登记、许可事项办理等14个事项10项服务集成融合,建成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在全市率先推出开店“一件事”线上全流程一键引导办理,提供标准化的开店导航,出台服务指引,设置线下受理点,最大限度实现“四减一优两提升”(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优服务、提升审批效率、提升平台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精品城区建设注入改革创新动能。
下一步,长宁区将继续深化开店“一件事”研究,拓展创业金融服务、智能客服等增值服务,强化事后智慧监管,让长宁的经营主体开店更丝滑、更省心、更安心,为全市开店“一件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宁样本”。
聚焦《长宁区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贴费实施办法》,现场开展了“惠企政策面对面”沙发论坛,区财政局、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负责人与2位企业代表围坐交流。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作为区政社合作试点工作首批签约单位分享推动惠企政策的实践,区财政局面对面解读“长宁企业贷”政策出台背景、“免申即享”操作流程。
活动还颁发了2025年长宁区“政府开放月”十佳活动奖。长宁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结合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镇年度重点工作盟配资,组织开展了47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今年,长宁区“政府开放月”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政策沙龙、数字体验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展现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及成效,并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更好听取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进政民、政企互动实效。
撰稿:谭奕茂
摄影:陈 洋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