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十四年,贵州地处西南大后方,发生的战斗不多,日军从陆路进入贵州主要就是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黔南事变”。但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重要屏障,在抗战后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珺牛策略,尤其是经过中印公路及其延伸线运输到国内的物资,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具体的作用。
1942年5月,日军已占领缅甸大部分地区和云南西部,切断了中国与同盟国之间最后的陆上交通线滇缅公路,为了尽快恢复同盟国运往中国的作战物资,盟军决定修筑中印公路,这条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自印度利多经缅甸至中国昆明的国际军用战略公路,堪称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如今这条穿越群山的公路,大多路段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延伸线上最具标志性的“二十四道拐”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模样,成为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贵州晴隆县,隶属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以山多著称的贵州省内,也是一座妥妥的山地县,全县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谷深”是主要特点。晴隆县最有名的景点就是4A级景区“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二十四道拐”,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交通运输作用。
“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约瑟夫·沃伦·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级,他参加过一战和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出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他为打通中印公路奠定了基础,所以1945年1月25日,中印公路正式通车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这条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抗战胜利后,“二十四道拐”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军记者镜头下的“二十四道拐”到底在哪里?由于老照片标注语焉不详,位置众说纷纭,扑朔迷离,1995年至2001年,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沿着1000多公里的中印公路,多次寻找照片上的二十四道拐,直到2002年,才在贵州晴隆县确定了其准确位置。
“二十四道拐”被重新“发现”后,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二十四道拐”也成为了晴隆县标志。
“二十四道拐”有两个游客中心,一个在山脚下,路边有免费停车场珺牛策略,这里看不全二十四道拐,但貌似可以乘车走过二十四道拐,我们去时刚好部分路段塌方,没有这个乘车项目。
山脚下游客服务中心虽然看不清“二十四道拐”,但好处是可以亲自踏上“二十四道拐”,近距离观赏这条80年前的抗战交通大动脉。
但如果你想要观看“二十四道拐”全景,了解“二十四道拐”的前世今生,还得到山上的游客服务中心,找不到定位的话,也可以导航“晴隆县烈士陵园”。
在游客中心购买门票60元和观光车票50元,车程大概十分钟,便来到了山顶的景区检票口,景区不大,一是俯瞰“二十四道拐”全貌,二是参观山巅的二十四道拐展览馆。
门票和观光车票确实不便宜,但花了钱的视角就是好,在这里可以全方位俯瞰“二十四道拐”,当年美军随军记者的拍照角度大概也是这附近。
“二十四道拐”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很大原因一个原因是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道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道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也就是图中右边那条公路,所以“二十四道拐”也就这样没有被改造成沥青路,至今仍保留着砂石路面。
要想了解“二十四道拐”,还得参观一下门口架着炮的二十四道拐展览馆,展览馆前的雕塑来自二战时期的一张著名照片。
今天看来,“二十四道拐”不算长也不算险,但在没有工程机械的1940年代,为了修筑这条公路支援抗战,晴隆县城所有能够出动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驼的牲口也全部上阵。
包括“二十四道拐”在内的晴隆段史迪威公路,就有附近县城的16000多人应征,就拿晴隆县来说,当年人口不足5万,被征调上前线的人数有3800余人,还有8000人参加了修路。
还有不少修路民工,将鲜血和生命留在了这条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公路上。
这么说吧,这条公路虽然曾经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但背后更是无数普普通通中国民众的付出。
展览馆的楼顶有观景台,站得高看得远,可以更加清晰的俯瞰“二十四道拐”,楼顶的蓄水池看起来有点眼熟,貌似是投在了日本广岛的“小男孩”。
八十年过去了,“二十四道拐”的山坡上开满了鲜花,日军曾经多次轰炸的二十四道拐,如今静静地盘旋在山间,没有战争的世界很美好。
80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布结束,1946年以来,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也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二十四道拐”是真正用血肉铸就的公路,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贵州省唯一被列入的一处,所以说“二十四道拐”是贵州的抗战符号,毫不夸张!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